沿着温岭市箬横镇新基村田洋林新捞河两岸,自西向东一路远望,清新舒缓的花香、清澄微澜的河水、清幽静谧的蘑菇房……
田洋林新捞河,是因村庄蘑菇产业需要而疏浚的河道。
在以前,这里是一条脏臭河,现如今,它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,蘑菇特色文化景点、漫步道等一应俱全,不少村民结伴在河畔锻炼。
值得期待的是,总投资1300多万元、年产1128吨生态无公害双孢蘑菇的种植基地已于去年年中正式进入提升改造,17间爱尔兰弧形种植车间、菌料培育、堆料场、管理房、污水池、锅炉房等项目也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,预计在今年底投产。
届时,由高新现代化农业技术加持的蘑菇产业将实现平均日产2.8吨以上,亩产增加60余万元的经济收入。
村容迎来“洁净美”蜕变
在太龙一级公路南侧百米处的街新线,一排排通天式房屋格外醒目。作为村民的聚居区,这里的门前屋后处处可见各式蘑菇造型的花坛、绿植。“以前种的花草都是各自种的,甚至把公家的绿化带拿来种葱菜,极不美观。”村民陈先生说,通过美丽乡村和环境综合整治,家门口成了一道风景线。
村支部书记陈金华告诉笔者,虽然村民种养蘑菇经济收入不错,抱团经营的模式也一度引领整个台州的蘑菇产业,但村集体经济却捉襟见肘。
面对窘境,现任村两委班子抓住“乡村振兴”战略机遇,依托国家无公害优质农产品“新菇”种植基地的品牌优势和“四美三区一环带”文旅项目,先后投资200余万元,重点破除旮旯、节点乱推乱放,门前、屋后乱搭乱建现象,同时,按期启动“民居花苑”等工程,统一融入文创元素,以“洁”为先,以“净”为要,网格化推进墙体、屋面、道路、河湖等关键部位的美化建设。
种养一体化促使产业提升改造
新基村的双孢蘑菇种养历史较为久远,距今有60余年,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。
“虽然产业越做越大,但200亩的种植基地里,全靠菇农‘自力更生’,缺少一体化抱团经营理念,一直处于‘提篮叫卖’阶段。”箬横镇农办工作人员介绍,虽然后期出现了经济合作社,部分可以统购统销,但蘑菇受生长速率快、市场供需有限等因素影响,常常出现批售价位波动,最廉价时,一篮子蘑菇半篮子烂在养殖棚内。
这种粗放型的种养模式,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,极大影响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。至于菇农们,在市场竞争压力下,各自为战,形成同个屋檐下相互逐利的局面,时有利益纠纷发生。
当新基村蘑菇种植示范基地农业设施提升建设项目一落地,菇农与村民们纷纷拍手叫好。陈金华介绍,引进爱尔兰弧形先进种植技术,好比是把农村宅基地换成了城区商品房,日常运维交由物业公司管理,不光促使产业提升改造,优化土地资源,提增经济效益,实现双孢蘑菇种养一体化,还能美化人居生态环境,减少菇农与村民间的矛盾纠纷,实现美丽乡村宜业宜居现代化。
箬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新技术加持,镇里的蘑菇产业未来可期。
下阶段,他们还将通过发展电商产业,为该村量身打造宣传品牌,使“蘑菇村”的村民和菇农们的“钱袋子”越来越鼓,生活也越来越富足。
(编辑整理:温岭房产网)